11级动画(影视制作)专业教学座谈会反馈
发布时间:2013年4月28日      阅读:6177

我系数字媒体教育教学团队于2013年4月18日在系部会议室召开2011级动画(影视制作)专业举行了教学座谈会。出席本次座谈会有数字艺术党总支副书记赵璧老师,质量部王老师,数字媒体教育教学团队主任付一君老师,数字媒体教育教学团队副主任李勇老师,以及数字媒体教育教学团队杨雪男、马晓东、关冬霞、董银雪、孙源等教师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以下为座谈会探讨和解答的内容。

 

学生:总感觉是在被动学习,不知道怎么去学。不清楚专业方向,对未来表示迷茫,不知道就业可以做什么。

答:学习不仅是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只学习什么,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也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位老师没有课的情况下上班时间都会在办公室,希望同学多与老师沟通,课上不懂的地方积极课下找老师探讨。也可通过QQ、邮箱甚至电话等联系工具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学习。

本专业为动画(影视制作),其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让学生熟悉动画与影视制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影视采编和影视特效技术,能够对影视作品、电视栏目包装、影视广告制作能够进行整体设计、制作、加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在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公司、电影制片公司、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单位从事影视采编、栏目包装、广告制作和视觉特效处理等工作。

 

 

 

 

学生:学习课程多而杂,不知道课程定位,感觉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精,担心在就业时没有核心技能。

答: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经过多方论证考核。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指标。大一、大二还属于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课程开设以专业基础课居多,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也会在大三等以后的学期陆续开设。课堂学习是一个基础,精通的技能需要依据自身情况及兴趣来拓展深入学习,希望你们能够从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充实相关技能。

学生:希望了解更多考研相关信息。

答:考研是值得认可和鼓励的,也是你们自我提升的一个很好途径。考研首先要清楚自己要深造的专业方向,然后找与自己专业方向相符合的相关大学。如想读与舞台相关的专业选择上戏或中戏就比较好,想专做电影方面的研究去北电就更合适,想做电视、动画相关的研究去中传会更有切入点。其次要保证本专业课程学习扎实,成绩优秀,这是考研的必要基础。再次,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想考入学校的招生信息、往年考试情况,尽量能与预选导师取得联系。最后,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同时要把英语学好,考研英语成绩也是必须通过的科目。

 

学生:学习课程多而复杂,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感觉不系统,很希望再有上学期那种能很多课程共同做一个大项目的课程安排,这样不仅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都用到了做项目也更好。有些课程不明白,没有开设的必要性,如绘画基础,和影视制作关系不大,觉得学习没必要。

答:我们也在积极增强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安排,并提倡课程联合考核。但是并不能照顾到所有学期都能做到联合考核,毕竟课程开设不仅有课程之间的共性也有各科的差异性及先后性。

任何一门的开设都有它的必要性。因为影视制作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外,相关行业的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绘画基础是为了提高审美及影视画面造型而开设的。

学习的观念也很重要,对任何一门课程总是想着哪里没用到最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应该用这门课程有哪些内容对我的学习有用,它有哪些我喜欢的地方,我能学到什么这样的心态去看待。现在你们还在大二,还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根基牢固了再去精、专才能站的住,所谓厚积薄发也正是如此。

 

学生:课堂理论学习时间多,实践少。

答:大一大二课堂学习理论是为实践导引方向和奠定基础的,实践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应从分利用课余时间来从事实践活动,本专业的大多数课程都有相关的实践学时,如何应用好实践学时,多与老师主动进行互动和学习。

 

学生:希望多请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开设专题讲座。

答:我们也在致力于多举办一些讲座活动。我系上学就组织了著名摄影师、幻维动画、完美动力等有行业内有实力的个人或公司能来做专题讲座。关于多请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我们也会积极联系,争取能够多的请到开设专题讲座。最近我们专业已经和峨眉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以后会进一步加强与该公司的合作,请更多的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相关的专业讲座

学生:有的课程一开始学习还很有兴趣,但是通过后面的学习就觉得太难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答:课程开设之初的导入部分肯定要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到后面肯定有难点,但是学习不能正是遇到困难然后攻破困难才能更上一层楼吗。对于学习的难度,我们也会合理调整争取让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想学会、学得会。

 

 

 

 

会后数字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赵璧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系的层面进行了回答,也对学生提出了希望,希望学生能够把握好大学这几年的时光,多学习,多创新,成为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质量部王世俊老师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建议,通过与传统高校对比,对数艺系的专业进行了比较分析,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期望。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