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呼唤,更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对正在大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都江堰市来说,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是不断创新的主动实践。目前,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都江堰市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质量时代”,新的“质量时代”更需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天,让我们走近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业设计副教授陈志刚,了解他为了热爱的工业设计倾注的汗水和热忱,以及他为莘莘学子传递的工匠精神。
陈志刚
西南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硕士;
成都东软学院艺术设计主任;
成都东软学院青之工作室创始人;
主要研究方向:
产品设计、文创设计、品牌设计;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0项与发明专利1项
2018年荣获德国红点奖、
韩国K-design奖
2019年荣获“都江堰工匠”荣誉称号……
陈志刚副教授从小动手能力很强,学习了9年绘画。2009年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成都东软学院,十年磨砺,通过不懈的钻研和创新,今年35岁的他已是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业设计副教授,艺术设计团队负责人,2018年他与团队设计的产品获得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世界工业设计顶尖三大奖项之一的德国红点奖,同年还获得亚洲顶级奖项韩国K-design奖。
优秀设计 斩获国际大奖
从事工业设计十余年,陈志刚副教授认为,产品的实用性、易用性、美观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使它们得到协调和统一,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去年年初,陈志刚副教授带领青之团队设计的可折叠坐卧轮椅概念产品,因美观、舒适、便携等特点,获得德国红点奖。陈志刚副教授介绍,红点奖是一个让全球设计师为之狂热的奖项,2018年该奖项主办方收到来自世界55个国家的5640件参赛作品,由全球20位顶尖设计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团经过近2个月的讨论及评估,评选出具备最佳设计价值的作品,颁发红点奖。“师生们历经2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战,总共投递8件设计作品,其中6件入围决赛,并有1件作品斩获红点奖。”陈志刚副教授说,赢得红点奖是每位设计师引以为傲的殊荣。
说起获奖产品可折叠坐卧轮椅的创意灵感,还要从每年的铁路春运说起。陈志刚副教授是山西太原人,春节期间从我市返回老家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对于在旅途中的体验他深有感触,“春运期间铁路客流量超出平时几倍,导致空气不流通,乘客长时间在封闭的车厢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列车上如何迅速有效地转移患病乘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设计这款轮椅的灵感。”陈志刚副教授说道。
通过PPT演示,这款轮椅收起来只有一个小型行李箱大小,打开就变成靠背座椅,完全展开就是担架。“设计过程中,团队面临了两大难点:一是怎么使用最轻的材料来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经过不断的测试、分析,最终找到了镁合金这种材料,它完全满足我们对这款轮椅的所有要求。另一个困难是怎么把产品设计得既节省空间又能满足紧急情况的使用,经过我们反复试验,通过一些物理结构,让可折叠坐卧轮椅能够很流畅地展开、折叠。”陈志刚副教授说。
校地合作 创意改变生活
陈志刚副教授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所有的设计成果依靠的都是团队的力量,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走远。2016年,陈志刚副教授成立了青之工作室,由艺术设计团队7名教师及20余名学生组成。青之,取英文CHANGER之音。青,取之于蓝胜于蓝。青之,代表着蓬勃向上的新兴势力,透过不懈努力在设计界展露头角。青之团队的工作理念是:一起体会生活、设计生活、改变生活,为了更好的明天不断追求变革。
由于工业设计的范围比较宽广,近几年,陈志刚副教授和团队通过市场调研,设计的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大型交通工具、家具家居等。作为扎根都江堰市的高校,东软学院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拓展。目前,青之工作室正在和柳街镇政府积极合作,打造柳街镇社区改造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有红雄、七里、水月三个社区。“七里社区有着很好的生态文化本底,我们希望通过改造项目把七里诗乡诗歌、农耕等乡愁元素融入进去。在设计功能上,我们将引入‘新零售’模式,让社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同时兼具为游客服务的功能。”陈志刚副教授说。
柳街镇七里诗乡景区已经成为都江堰市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如何依托工业设计的力量实现当地农产品的精准营销,陈志刚副教授还有更多的想法:“借助柳街乡村旅游发展契机,依托互联网农业,开启‘新零售’模式,通过判断不同消费人群的喜好进行精准营销。”据悉,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及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陈志刚副教授打了一个比方:“虽然摆在你面前的只是一个苹果,但只需轻轻点击屏幕,就可追根溯源,这个苹果的产地、种植过程等都会呈现在你面前,苹果变成了苹果园。今后会根据消费者留下的信息及喜好进行产品推送,让消费者方便快捷购买到喜爱的商品,从而拉动地方产业发展,助力都江堰乡村振兴。”
科技引领发展,创意改变生活。陈志刚副教授表示,成都东软学院为都江堰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责无旁贷,未来,他们将根据都江堰城市的特性以及东软集团的研究方向,对大众康养类产品以及个人护理健康产品进行研发。
传道授业 引领学子创造未来
成都东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院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建筑具有川西风格。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子们在埋头读书的同时更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做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设计与制作相结合、数学与产业相结合的学科,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近两年,青之工作室承接了很多省级课题,研发产品涉及老年人洗浴产品设计、快递自提柜设计、有轨电车车头、物联网智能终端、车载空气净化器等。
陈志刚副教授说:“工业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需求。所以它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一个杯子必须能用于喝水,一支钢笔必须能用来写字,一辆自行车必须能代步,一辆卡车必须能载物等等。在研究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工业设计还通过合理的造型手段,使产品富有时代精神、符合产品性能、与环境相协调的产品形态,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
采访当天上午,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来工作室搞创作,陈志刚就最近接到的一个儿童牙刷项目和大家展开讨论:“这款小熊维尼牙刷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外部卡通元素的特征还要提炼得更明显。”大三学生赖云颢进入工作室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时间,他成长得很快,设计了水杯、卡通玩具等多个产品,多次参加国内、省内的设计大赛,均取得不错的成绩。他说:“陈教授在团队里起着核心引领作用,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学生们传递了榜样的力量,他更是把经验和创意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
陈志刚副教授说:“东软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们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工作室学习或者参与一些实际的项目,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另外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和自我提升。”
采访最后,提到自己的白发,陈志刚副教授腼腆地笑道:“我怕的不是头发变白,怕的是自己头发都白了,仍然一事无成,虚度了青春。”说到未来,陈志刚副教授也表示,他将继续专注工业设计,提升其巨大的附加值,设计之路漫长修远,他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