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终归到了!
数字媒体艺术系在实践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始终坚持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终于,在2024年5月,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193名同学在张兵副校长、教务部林敏部长及数艺学院李成家院长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由关冬霞、聂梦苏、刘展等五名专业教师带队参加踏上了艺术实践课程的创作之路。
数字媒体艺术系在经过考察基地、组织教师、动员学生、协调课程等诸多努力之后,最后精心挑选西昌、泸沽湖、会里古城三个基地作为本次课程实践的创作场所,为老师与同学们的艺术创作铺平道路。
课外实践期间,老师与同学们共同相处,共同创作,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作为实践性和示范性要求较高的艺术创作课程,这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课堂之内无法达成的创作思维和实践技巧的教学和示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无论是途中还是返回学校之后,很多同学都不停地分享教师亲身示范后的专业成长以及师生递进的情感点滴。
课程结束以后,全系老师针对系部首次大规模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重点分享了此次教学活动的组织经验。拍摄基地空间深度与容纳师生人数的考量、实践基地与外出时间的关系、教师指导方式与个人创作的协调等等,这些都为以后的课堂外出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邛海湖面的第一缕阳光到繁星漫天的星空,从熊熊篝火的热情到摩梭文化的魅力,同学们利用无人机航拍、手持稳定器、延时摄影等多种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将这些瞬间注入了作品,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图片和视频作品。就在近日,凝聚了师生们智慧与汗水的作品,在大赛中荣获了优异成绩。
在第十届东方设计奖中,李娇同学的作品《守护一方蔚蓝,一隅珠光》获得全国一等奖;李韦静蓓同学的作品《三诊法》获得四川省二等奖;吕敏、费欣宇、王楠、刘思宜、曹晓林的作品《诗词中的泸沽湖》获得四川省二等奖;赵文暄同学的作品《生生不息•釉》获得四川省三等奖。
接着,在首届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中,罗元操、赵卓雅、游国祥、马瑞、李建华、张蓝心、曾航的作品《底色》荣获纪录片单元最佳创意奖一等奖。
同时,在此外出实践过程中,老师们也开始重拾创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李林芳老师创作的摄影作品《晨曦》成功入选第24届山西平遥国际摄影作品展并展出,作为国际性的摄影大展,这无疑提升了我校在专业和行业的影响力。
展望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系将带着荣誉与责任继续在课程实践的道路上探索与创新,继续坚持深化课程改革,为老师与同学的艺术创作和成长空间提供基础平台,也更希望我们全系师生都能创作出更多令人瞩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