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10 日周二下午 16:00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针对下学期三门课程开展了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中 AI 赋能教学课程设计的专项研讨会议。此次会议汇聚了许林涛、马晓东、关冬霞、杨惠瑗、骆鹏洲、胡楚梦、万知尚等专业教师,共同聚焦于数字表现(绘画)、数字创意设计(方案)、数字短片创作(内容创意策划)三门课程与 AI 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竞争力。
会议伊始,明确了以奇域 AI、KIMI、豆包、runway、光厂等前沿网站为依托,将 AI 技术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的整体思路。强调在课程目标设定上要精准清晰,务必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中充分彰显 AI 元素与应用要求,确保教学实践有的放矢。 在数字表现课程中,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借助 AI 绘画软件辅助学生拓展创作边界。例如,利用奇域 AI 和豆包等强大的图像生成功能,为学生提供创意灵感启发,助力他们快速构建绘画草图与概念设计,同时通过对 AI 生成作品的分析与借鉴,加深对色彩搭配、构图原理等绘画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在传统绘画技巧与现代 AI 技术的交互中,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表达与创新思维。 数字创意设计课程则聚焦于运用 AI 工具提升设计效率与方案质量。参会教师提出,借助 KIMI 等智能语言模型进行创意构思的头脑风暴,快速生成设计理念与文字框架,再结合 runway 等软件实现创意的可视化呈现,将抽象设计思路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效果。
对于数字短片创作课程,讨论围绕 AI 赋能内容创意与制作流程展开。利用 AI 软件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热门题材与流行元素,为学生的短片创作提供内容选题方向;在脚本撰写阶段,借助智能语言模型优化故事结构与对话设计,提升情节吸引力;在拍摄与后期制作环节,runway 等软件可实现特效制作、场景合成等复杂任务的高效处理,让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表达与情感传递中,创作出更具感染力与影响力的数字短片作品。
此次会议为成都东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 AI 赋能课程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前沿数字技术工具,更能培养他们在 AI 时代背景下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使毕业生在未来的数字媒体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启全新篇章。后续,该专业将持续推进相关课程的优化与实施,密切关注 AI 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