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与学科竞赛,助力新教师成长——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年度第七场新教师培训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阅读:65

为帮助新教师快速熟悉科研工作规范、掌握学科竞赛参与技巧,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学院组织开展了科研及学科竞赛主题培训。本次培训由陈志刚副院长主讲,聚焦科研绩效提升、科研规划方法、学科竞赛参与要点及学术诚信准则,为新教师搭建起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桥梁”。

培训开始,陈志刚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科研及学科竞赛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分工职责,同时对学校主要的科研项目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科研项目、科研论文、专利或知识产权、艺术创作及著作,并就各类科研成果的具体内容、申报流程等关键信息逐一说明,确保新教师对学院科研工作内容及管理机制有清晰地认识。陈院长强调科研工作与教师职业发展是紧密关联的,科研成果不仅是教师职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直接影响绩效工资核算与职称晋升,提醒全体新老师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

针对新教师普遍关注的“如何开展科研工作”,陈院长在培训中给出了系统性规划建议,在长期发展层面,新教师需结合系部发展方向确定核心研究领域,避免科研方向“碎片化”;在协作与资源拓展上,通过组建或加入科研团队提升项目成功率,依托优质人脉拓展科研渠道;在实践路径上,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以项目实践积累科研履历,为后续课题申报与成果产出奠定基础。

在学科竞赛板块,陈院长在培训中明确了竞赛参与的“目标与方法”:一方面,新教师需关注A类竞赛目录,结合自身教学方向与学生特长选择适配竞赛;另一方面,要注重竞赛参与策略——通过“多投不同比赛”提高竞赛参与度,同时将课程作业与竞赛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成果转化为竞赛作品,提升学生获奖概率。此外,积极参与校级教学竞赛,是争取市级及以上竞赛推荐资格的重要途径,需新教师重点关注。

“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陈院长特别强调,学术不端行为将对教师职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全体新教师需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论文代写代发、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坚守科研初心与学术底线。

培训最后,陈院长现场解答了新教师关于科研与学科竞赛的疑问,并提醒新教师提前规划职称评审所需科研成果,包括论文发表、课题参与等核心材料,尽早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实现教学、科研与竞赛工作的协同推进。

此次专题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为新教师厘清了科研与竞赛工作的思路与路径,有效缓解了新教师在科研起步阶段的困惑。参训新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尽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积极投身科研与竞赛实践,为学校科研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