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内涵式发展,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于4月22日召开校企协同育人及人才培养改革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教务部部长林敏、副部长王李杰、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成家、党委书记赵壁、产教融合副院长宋祥波等领导共商专业建设,为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出谋划策。会议由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许林涛主持。
锚定方向:三大路径构建专业特色
会议伊始,许林涛主任阐明本次汇报的核心目的。自2019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以来,脱胎于动画(影视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行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最终确立"数字视频制作""新媒体制作与运营""数字影像"三大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与力方国际、三素艺合、商影集团建立深度合作,打通三个方向人才输出路径。通过企业定制课程、分段式集中授课等创新模式,实现专业方向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校企协同育人在原有的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持续深化,通过校外共建直播电商基地的方式,以企业和学生的实际产出为导向,将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在实战中锻炼人才、成就人才,也以市场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真正实现了人才的培养与就业之间的无缝衔接。
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马晓东详细汇报了专业发展现状,围绕三个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说明,并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运行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部署。同时,在校企协同、课程设置、校外实践、4S平台运行等方面提出了与教务、学院协商研讨的细节。
多方建言,升级培养体系
教务部副部长王李杰在教务运行方面表示,协同学院和系部做好教务运行的服务工作,以金智系统为契机优化流程以提高效率,协调资源满足校企合作教学需求。同时表示希望加强校企资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加大教学成果输出。
学院党委书记赵壁强调,要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和新媒体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创新开展学生活动并形成特色。建议每周或每两周开展企业思想交流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务部部长林敏首先肯定数艺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创新者的步伐进行人才培养,教务部将协同部门做好相关支持工作。他同时指出,学院应在总结前期校企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成果梳理,围绕人才培养范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教研教改的申报以及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申报,将学院的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落实到位。
学院院长李成家首先要求尊重学校的教学组织安排,保障教学秩序的有序运行。此外,重点提出,改革需系统化,要做好基础课程衔接,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成果为导向进行系统规划。最后,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系在本年度对教学改革的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形成教研教改报告,就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规范进行总结,形成培养范式。
此次改革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校企协同育人为突破口,以三大专业方向精准对接产业链,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系统性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形成"基础+方向+实战"的递进式培养路径。学院联动教务部门优化管理机制,同步强化思政引领与成果转化,构建起"专业建设-行业需求-人才输出"的闭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