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系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分课题组(群)专业研讨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8日      阅读:14

2025年3月19日下午,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系于C8-202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分课题组(群)专业研讨交流会,全体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参与,围绕各课程组(群)教学优化方案及重点工作展开研讨。会议重点部署课程体系改革方向,并明确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要求。

会议详情

01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本次会议由各课程组(群)代表教师系统汇报优化调整建议。

交互设计课程组(群)廖诗奇老师:提出弱化低年级重复性内容,强化交互逻辑与项目实践衔接,建议统一采用Figma工具教学,优化AE动效课程时序,构建用户研究通用框架,并在设计史论中融入人机交互技术模块。

AIGC与IP形象设计课程组(群)王衍睿老师:聚焦传统IP设计与生成式AI融合,建议本科增设数字IP与交互装置跨界项目,专升本强化企业级AIGC工具实战,引入智能工具优化方案文档生成流程。

设计理论课程组(群)尹佳琪老师:提议新增交互设计发展史模块,推动AIGC辅助理论转化,与交互设计组共建“方法论衔接库”。

设计基础课程组(群)谭小军老师:论证课程时序调整方案,拟通过数据评估“解构→重组”思维培养效果。

Unity、3D与编程课程组(群)王辽森老师:拆分XR技术为分层教学,提议增设程序化设计模块,强化竞赛作品产出能力。

三维与UE课程组(群)周春燕老师:提议新增影视向技术模块,建立“建模-引擎-硬件”一体化教学框架。

整体改革方向聚焦技术工具整合、跨课程协作强化及行业需求适配,目标构建“底层能力扎实、学科交叉贯通”的新型课程体系。

02副院长宋祥波:强调专业差异化发展

1. 虚拟现实专业需以“引擎开发能力”为核心,深化UE教学并增设游戏特效企业班,瞄准技术美术等高附加值领域。

2. 交互设计专业需转型智能电动车交互、虚拟空间逻辑设计方向,课程融入AI工具,突出设计思维培养,区分与工业设计的定位。

3. 学科竞赛要求教师重点冲刺中国好创意等赛事,科研需落实纵向课题申报与横向项目深度合作。

03院长李成家:从顶层设计部署教改任务

图片

1. 以“课程三维解构”夯实学科基础,推进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型,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与智能辅助系统。

2. 课堂教学推行“五维设计框架”,涵盖虚拟仿真实验、协作探究工坊等模块,试点翻转课堂3.0模式,结合产业需求建立微型项目库。

3. 要求各教研室10日内提交教改课题方案,15日内完成智能教育技术生态图谱,系统性解决学生职业认知困惑。

04后续推进计

系部拟于近期召开班级座谈会,系统梳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能力映射关系,针对性解决学生职业认知困惑。科研与竞赛指标计划表将下发至各教研室,明确教师年度课题申报与竞赛指导目标。师生可关注相关平台通知获取后续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