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春,是两千年前李冰父子凿山引水的智慧在花影中苏醒,是青城山麓的海棠与宝瓶口的浪花共谱的千年诗行。
为响应国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结合都江堰海棠花季景观与水利文化遗产,搭建专业实践与城市形象宣传双平台,2025年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海棠依旧”系列活动之「海棠映堰·镜观万象」摄影大赛深度植根本土文脉,设立「海棠组」与「古堰组」双赛道——前者聚焦“海棠醉春”的刹那芳华,后者定格“堰工永续”的文明密码,邀您用镜头解构这座“活态文化遗产之城”的双生灵魂。
一、赛事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都江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
协办单位:都江堰市青年摄影家协会
合作单位: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甲丁开源科技有限公司、至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评审委员会
1、成都东软学院摄影教师
2、都江堰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导师
3、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合作摄影导师
4、大众评审投票
三、参赛对象
高校师生及其他全国摄影爱好者。
四、参赛作品类别与奖品设置
(一)【海棠组】—— 一城花事,千年风骨
文化意象:都江堰的海棠自古与水利文明共生——伏龙观前的垂丝海棠,曾见证历代堰工祭水;玉垒山麓的西府海棠,与松茂古道马蹄声相伴百年;而今成都东软学院的贴梗海棠,正与校园键盘敲击声共谱数字时代的春之序曲。花影中藏着“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哲思,花瓣上凝结着川西林盘的农耕记忆,更映照着当代学子在海棠花荫下执笔挥毫,将满园春色化作画布上流淌的盎然生机。
推荐创作:海棠+校园、生态、人文……内容不限。
评委期待:通过光影语言展现海棠的生物学特性与诗意美学。
(二)【古堰组】—— 水润天府,堰立春秋
文明解码:都江堰不仅是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更是蜀地两千年文明的活态基因库。从“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智慧,到“天府之源”滋养出的农耕盛景;从松茂古道上的茶马余韵,到街巷深处的市井烟火——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稻一浪,皆是人与江河共生的史诗注脚。
推荐创作:都江堰自流灌溉系统为核心的农耕智慧、水文化浸润的烟火日常、水利文明衍生的技艺传承、现代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之道……内容不限。
评委期待:用影像构建文化遗产的视觉档案。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至誉科技256G V60 SD卡+荣誉证书(海棠组与古堰组各1名);
二等奖6名:小米手环+荣誉证书(海棠组与古堰组各3名);
三等奖8名:三脚架+荣誉证书(海棠组与古堰组各4名);
人气奖6名:摄影双肩背包+荣誉证书(海棠组与古堰组各3名);
优秀奖20名:摄影周边小礼包+荣誉证书(不区分组别);
入围奖30名:荣誉证书(不区分组别)。
(注:等级奖与人气奖不能叠加评比,人气奖单独由大众投票产生。参赛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将在成都东软学院进行线上和线下展览,以及获得成都东软学院图书馆收藏,获奖者可申请成为都江堰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
五、作品投递要求
1.参赛者免费参赛,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等相关费用。
2.照片可以由单幅表现,也可以由组照(4-8张)组成。需体现完整创作构思,允许手机拍摄。应征作品应以JPG格式提交,长边≥3000像素,单个图片在4-10MB。
3.文件命名:组别-姓名-作品名-作者单位-联系电话(例:海棠组-张三-堰上花开-成都东软学院-134xxxxxxxx),文件夹内分别放置作品与作品说明,作品文件夹及作品命名不能体现个人姓名、单位等信息;作品说明需包含个人信息,每幅作品需附100字以内作品说明(时间、地点、创作思路)。具体命名请参照下图:
4.版权声明:作品须为原创且无版权争议,如作品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承担后果。禁止AI生成、抄袭或过度合成(合成比例≤30%),主办方及赞助商有权使用获奖作品用于非盈利宣传(署名权归作者)。投稿即视为同意《赛事版权协议》。
5.参赛作品内容应做到价值导向正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语言文字规范,艺术表现形式得当,文化品位良好。
六、作品投递方式
请将作品按要求命名打包发送至邮箱: wangyujia95@qq.com
咨询电话:13438496288(钟老师,工作日9:00-17:00)
注:(4月16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到成都东软学院开展摄影专题讲座,现场将提供免费设备体验活动,届时欢迎到场参与)
七、赛程安排
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 6月1日截稿
专题讲座:
2025年4月中旬(佳能摄影专题讲座指导)
结果公示:
2025年6月中旬
获奖作品展览:
2025年6月中旬-7月初
颁奖典礼:
2025年6月中旬
注意
作品版权及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凡送作品参评、参展作者,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征稿通知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