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顺利开展2025年度第二场新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撰稿人:王力子   阅读:86

为帮助新教师更好地融入学院环境、掌握教学规范、提升专业能力,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于2025年9月4日下午成功举办了本年度第二场新教师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许林涛副院长主讲,围绕审核评估、教学文档规范、课堂教学与考务、课程建设及教研教改等关键内容展开,共30余名新教师参加。

许林涛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学校当前面临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该评估涵盖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涉及学校各项教学与管理环节,尤其关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材料的规范性。许院长强调,新教师应高度重视评估工作,其表现将直接关系到个人教学能力以及学院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专家组将进行线上、线下随堂听课,对教学材料进行抽查,因此,我们新教师必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始终保持良好职业形象来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在教学文档方面,许院长提出“完整、一致、逻辑”三大基本要求,并强调教学文档材料应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人才培养方案 → 课程标准 → 教案 → 教学日历 → 考核方案 → 教学手册 → 成绩单 → 教学总结。同时还列举了以往常见错误,如课时安排与课程标准不符、教学日志填写混乱、成绩录入错位等,提醒新教师细节决定成败,细微疏忽可能引发严重教学事故。

在课堂教学与考务规范方面,许院长强调课堂管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评估重点。新教师须做到:充分备课,严禁临时拼凑教学内容;严格考勤,使用统一表格准确记录出勤情况,逻辑清晰;注意着装与举止,保持职业形象。要重视考务工作,按照学校关于考务工作的要求完成监考任务,避免出现教务事故。

许院长重点介绍了“六个教”课程建设理念,包括:朝什么方向教、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谁来教、教得怎样。课程须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定位。以素描课为例,其不仅是技法训练,更承担培养造型能力、审美素养等重要职能。教学内容应层次递进,教学方法应多元融合,如采用案例、项目、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表达与思辨能力。教学资源除教材与平台外,还可利用日常素材甚至废弃物引导学生创作,培养观察与转化能力。课程组须保持考核标准与大纲一致,同时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色。“六个教”需与“五个结合”协同推进: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与竞赛结合、课程与思政结合、师生角色转换,从而实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目标。

在教研课题与课程改革经验方面,许院长结合个人主持的省级教研课题,分享了素描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成果。针对传统美术训练中学生易陷入套路、缺乏创新的问题,课程改革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美—选择对象—绘画实践—反思升华—成果转化”五个阶段,强化其自主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因此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包括省级课题成功立项、论文产出、学生竞赛屡获佳绩等,充分体现了教研相长、改革创新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提醒新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将教学成果进行转化,将教学与科研、教学与教研教改相结合。

最后许院长进行此次培训总结,寄语新教师,应统筹“规范”与“创新”两条主线:一方面严格遵守教学制度,确保材料与课堂的规范性、逻辑性,避免低级失误;另一方面积极投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落实“六个教”理念,整合项目实践、成果展示与教研课题,形成个人发展核心成果。学院将持续通过培训、督导与课题支持,助力新教师稳步成长,共同推动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