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三下乡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在文化下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暑期三下乡记录01
集结出发 开启实践征程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
进行完出征仪式后,于7月13日上午8时,数艺之星一队队员在东软A8楼下集结,有序完成行李清点与转运工作。
团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批搭乘交通工具前往赵公山半山财院民宿实践基地,正式启动以“弘扬民俗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数字艺术专业特色,助力赵公山片区文旅融合发展。
暑期三下乡记录02
实地研学 积累文化素材
抵达实践基地后,负责人翟兴中师兄召开专题培训会,围绕“弘扬迎财神民俗文化,宣传美丽都江堰”的核心目标,部署实践宗旨与纪律规范。
01 环境打扫
培训会结束后,队员们分工协作开展内务整理与场地清扫,对民宿院落、厨房等公共区域全面清洁,践行“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的育人理念。
02 文化参观
随后,团队前往当地标志性文化场所——财神庙(又称“猫猫庙”)参观研学,通过实地考察古建筑风貌、聆听民俗传说,了解赵公山“财神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传承价值;同时学习当地收留流浪猫咪的公益实践,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治理智慧,为后续文化创意工作积累一手素材。
暑期三下乡记录03
总结反思 凝聚团队力量
午餐后,团队投入实践场地布置,重点完成猫咪主题照片墙的整理与优化。该照片墙作为“财神文化+萌宠IP”融合的特色载体,是当地文旅宣传窗口与队员专业实践平台,团队通过梳理猫咪救助故事、优化视觉呈现,以专业能力赋能乡村特色文化。
实践工作结束后,团队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王丽平师兄结合实践目标、队员专业特长及队长意见,划分后勤组、文创组、新媒体组,明确“后勤保障强基础、文创开发挖内涵、新媒体传播拓影响”的协同机制。三燊师兄细化文创组任务,要求围绕财神民俗、猫咪IP、山水资源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的数字文创产品;新媒体组完成首批猫咪主题素材拍摄与短视频剪辑,为线上宣传奠定基础。
暑期三下乡记录03
总结反思 凝聚团队力量
当日任务完成后,队员们自主筹备晚餐与整理场地,强化团队协作意识。餐后,队长组织总结会,队员们结合专业学习与实践体验分享感悟,表示将以“行走的思政课”为契机,在服务乡村中锤炼本领,并明确后勤轮班制度,确保实践期间工作规范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