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 AI 赋能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1日      阅读:16

3月5日,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于成都东软学院 C8 - 202 会议室召开了视觉传达系 AI 赋能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乔付军主持,视觉传达系专业负责人李雪佳、专业负责人付娆、视觉传达系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大会将围绕 AI 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以及课程未来建设计划展开深入探讨。

一、聚焦 AI 赋能课程建设新要求

会议上,乔付军主任强调 AI 赋能课程建设是必然趋势,学院也对其寄予了新的期望。AI 赋能教育不仅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革新教学方法,更有望为学生打造个性化、高效化的学习体验,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各课程组教师应构建起跨专业、跨学科的前沿课程设计,紧密结合 AI 技术,更多地考虑AI赋能课程建设的可能。同时教师也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运用 AI 辅助教学,培养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二、探讨AI赋能课程建设新可能

本次研讨会涉及视觉传达系现有专业课程,各课程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分享观点,最终也达成了多项共识。

教师 AI 技能提升策略:

全体教师需积极学习 AI 技能知识,全方面拥抱前沿科技,灵活运用AI丰富课堂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AI 还可助力教师优化教学评估模式,提供多维度评估数据、实现自动化评估,并辅助进行资源整合。

分阶段 AI 融入课程策略:

1、设计基础阶段(设计素描,色彩、形态构成等课程)该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建议引入AI,以免学生过早依赖AI而忽视个人技能的强化。

2、基础设计阶段(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视觉设计与表达的基本设计能力,强化学生创意思维与图形归纳表现能力等。该阶段大部分课程同样也是设计能力的基础培养,因此不建议有AI融入。针对《广告设计》《动态图形设计》涉及代码编写、音乐编辑等跨专业内容课程,可适当引入 AI 辅助,不过设计部分仍需学生自主完成,并在流程图中明确 AI 使用环节。

3、综合设计阶段(跨界与融合、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该阶段涉及跨专业、跨学科课程,学生需借助前沿技术辅助设计实践。因此课程应融入 AI 应用内容,强化学生对 AI 赋能的认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

4、系统设计阶段(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鼓励该阶段学生积极拥抱前沿技术,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掌握多项 AI 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应对未来职业需求。

三、展望 AI 赋能专业课程建设新未来

会议最后乔付军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引入 AI 元素,避免影响学生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教师自身应具备扎实的AI基础运用能力,利用 AI 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AI 技术培训与研讨,持续关注 AI 发展,探索新应用,将AI融入教学实践,思考未来发展可能。

至此,视觉传达系 AI 赋能课程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未来,视觉传达系也将持续聚焦前沿科技,不断优化专业建设,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而不懈努力。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