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大博物馆探寻红色足迹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撰稿:张谨诗涵、康馨宇   阅读:92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深度挖掘四川丰厚党史资源,以“红色场馆大家游”“红色文物大家看”“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英模大家学”为主线,切实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2025年9月27日,由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媒技术学生第一党支部牵头组织的党建主题参观学习活动,在江姐纪念馆和川大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由学院大二学长学姐全程带队,带领同学们在兼具历史厚度、学术深度与红色温度的场馆中,沉浸式接受党史熏陶与文化洗礼,旨在充分发挥党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江姐纪念馆大门

1.以 “红色场馆大家游” 开启学习之旅

当同学们步入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旁的博物馆新馆,不仅被其古今交融 的建筑美学吸引,更被场馆内浓厚的红色氛围触动——入口处的“革命英烈陈列”专区,早已成为师生们“红色场馆大家游”的首站打卡地。新馆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以现代展陈理念打造红色教育专区,玻璃幕墙折射的自然光洒在革命文物上,既让红色场馆更具亲和力,也让 “游场馆、学党史” 的体验更富感染力。

身着成都东软学院校服的同学们,先在革命英烈陈列厅前驻足,聆听讲解员介绍川大与四川党史的紧密联系,以 “打卡红色场馆” 的方式,开启当天的党史学习与文化探寻之旅。

2.在 “红色文物大家看”“红色故事大家讲” 中筑牢信仰

博物馆的常设展区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藏着丰富的四川红色线索。活动中,师生们以“看红色文物、讲红色故事”为核心,在文化传承中挖掘党史内涵,让红色记忆在互动交流中愈发鲜活。

(一)革命英烈陈列厅:“红色英模大家学”的生动课堂

在“革命英烈陈列厅”,同学们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以江姐(江竹筠)为代表的四川革命英模事迹展。展柜中,江姐当年使用过的笔记本、与战友的通信手稿等红色文物静静陈列,纸页上,工整的字迹记录着革命理想;墙上的照片与影像资料,还原了她在四川从事地下工作、坚守信仰直至牺牲的英勇历程。

“江姐是四川党史的杰出代表,她在狱中写下的‘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带队学长结合文物,为同学们讲述江姐的红色故事,引发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江姐为榜样,传承“忠贞不屈、信仰坚定”的英模精神,这正是 “红色英模大家学” 的核心要义——让英模事迹走进心中,让英模精神融入行动。

(二)人文考古展厅:从历史文脉中品悟红色基因源头

“人文考古” 展厅里,除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青铜器,更有近代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同学们围在展柜前,仔细观察文物细节,主动分享自己了解的 “红军过四川” 故事:“我知道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在四川留下了很多感人故事,比如帮助老乡插秧、保护文物古迹……” 这种 “看到文物就讲故事” 的互动方式,让 “红色故事大家讲” 落到实处,也让大家从巴蜀文明的延续中,读懂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

(三)民俗民族展厅:在民族故事中传递红色力量

“民俗民族” 展厅里,绚丽的民族服饰与革命时期的民族文物交相辉映:一件彝族老党员捐赠的 “红军绣花腰带”,腰带上绣着 “跟着红军走” 的彝汉双语字样,背后是 “彝海结盟” 后,彝族群众支持红军、参与革命的红色故事。

“四川是多民族省份,党史中藏着很多各民族共同革命、共同奋斗的故事。” 一位学姐结合展品讲解道,“当年红军经过大凉山,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不仅顺利通过彝区,更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革命时期的生动体现。” 同学们在听故事、看文物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理解,也让 “红色故事大家讲” 有了更丰富的民族内涵。

3.活动尾声:以党史学习成效,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柔和的灯光下,同学们手持记录红色故事的笔记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大家围坐交流时,纷纷分享感悟:“以前觉得党史离我们很远,这次在川大博物馆,看红色文物、讲红色故事、学红色英模,才发现四川的党史资源这么丰富,红色精神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我要带家人再来这里,一起‘游红色场馆、学四川党史’,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红色故事。”

最后,全体师生在博物馆前合影,镜头定格下 “红色研学” 的难忘瞬间。此次活动,不仅让成都东软学院的同学们在“四个红色”实践中接受了深刻的党史教育,更以“高校党建活动激活红色场馆”的方式,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青春助力,实现了“教育功能”与“文旅价值”的双赢。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